部首语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脚踏实地,严谨治学,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他们的事业功在当代,他们的精神垂范后学。
李四光(1889-1971),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图为李四光讲授地质力学。【详细】
肖序常(1930-),中国科学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60多年来,肖序常的足迹踏遍了中国东南西北,到了耄耋之年,他仍远赴青藏高原搞研究。图为肖序常院士(左)在野外考察。【详细】
庄巧生(1916-),中国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育成了20多个冬小麦良种并在华北地区推广,为中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图为庄巧生(左二)在指导工作。【详细】
卢良恕(1924-2017),中国著名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图为1986年3月,卢良恕(中)到山东考察小麦种植情况。【详细】
屠呦呦(1930-),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历经380多次失败,终于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详细】
钱七虎(1937-),中国著名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一次次探索实践中,钱七虎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图为钱七虎院士。【详细】
刘更另(1929-2010),中国著名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为中国山区开发、南方红壤和低产水稻田改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研究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李保国(1958-2016),中国著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他35年扎根太行山,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把科技和富裕带给农民。图为李保国(前左)向村民讲解知识。【详细】
钟扬(1964-2017),原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援藏16年,行走藏地50万公里,采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图为钟扬教授与学生们。【详细】
梁希(1883-1958),中国著名林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梁希最大的特点是“求实”的作风。图为梁希(左中)赴陕北榆林视察林业营造情况。【详细】
任新民(1915-2017),中国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作为运载火箭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详细】
严济慈(1901-1996),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图为严济慈(右)与医学家吴阶平(左)交流。【详细】
张存浩(1928-),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张存浩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详细】
郑守仁(1940-2020),中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起,郑守仁(图中右二)开始负责三峡工程总设计工作。【详细】
南仁东(1945-2017),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图为2014年12月1日南仁东(中)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详细】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张弥曼(1936-),中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她通过化石还原技术,研究了云南曲靖杨氏鱼、奇异鱼的结构,获得了学界认同。图为张院士(左)与学生观察模型。【详细】
刘永坦(1936-),中国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中国海防科技事业40年,使中国新体制雷达核心技术领跑世界。图为刘永坦院士(前)。【详细】
曾庆存(1935-),中国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他常说:“我希望永远保持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要攻克科研难题,一定要高精尖。”【详细】
钱钟韩(1911年-2002年),热工自动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长期从事热物理学和热工仪表自动化的教学和研究,创办了国内最早的热工仪表自动化专业,培养出新中国首批电厂运行自动化专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建立低阶近似模型的(以级数展开为基础的)数学方法,解决了当时国产模拟计算机容量太小的一个难题。1985年获美国南加州中华科学家工程师学会颁发的特别奖。
冯端(1923年-2020年),中国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家“863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际编号为187709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冯端星”。
孙钟秀(1936年-2013年),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主持研制了多个分布式系统软件,如在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方面提出和实现了CSM等3种语言。198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此外还获得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务院国防工办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十项。
曲钦岳(1935年-),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是中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研究的天文学家之一。澄清了国际上关于JP1953是否为中子星的争论与合作者提出了反常中子星可能是致密星体的一种新类型,并得出了反常中子星的质量极限提出了某些形态特异的超新星遗迹的理论模型等。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闵乃本(1935年-2018年),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提出了“介电体超晶格”的概念,建立了“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他和合作者研究发现了介电体超晶格中准相位匹配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增强效应;发现了微波与超晶格振动强烈耦合所引起的极化激元新机制;揭示超声波在介电体超晶格中的传播规律;还将Frank 螺位错机制与理论推广为更为普遍的缺陷机制与理论,成为经典晶体生长理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赵其国(1930年-),中国土壤学家、农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农业研究委主任、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江苏省科协副主席。获国际道库恰耶夫奖、第四届日经亚洲大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竺可桢奖等国内外大奖20次。出版著作24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图为赵其国在野外提取土样。
张淑仪(1935年-),中国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超声物理和光声科学研究,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扫描光声显微镜、光声光谱仪等设备。曾任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国际光声光热常务理事会理事、国际无损评价中心联合会理事、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顾问。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国际光声光热协会终身成就奖。图为张淑仪(左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熊大闰(1938年-),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恒星对流理论,以及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稳定性的理论研究。曾任《天文学报》主编,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丹萍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图为2016年9月,熊大闰(左一)应邀参加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成立大会。
齐康(1931年-),中国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等200余件。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首届建筑教育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国家勘探设计大师、建设部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城市建筑》等专著近20本。图为齐康在野外写生。
朱兆良(1932年-),中国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主席。为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及氮肥的有效施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以及中科院和江苏省10余项成果奖,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图为1986年6月,朱兆良(左一)在河南封丘田间安装调试观测稻田氨挥发设备。
顾冠群(1940年-2007年),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长期从事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主要成员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晶体管积分机,并完成基于该机的“自动切割绘图系统”和“潜艇电子航迹仪”。编著中国第一本《计算机网络》统编教材,解决网络协议实现和协议迁移等技术关键,研制成功OSI网络和EDI系统,率先在国内研制出“X.25”通信控制器,打破国外垄断和依靠进口的局面。
方成(1938年-),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等职。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空间委员会赵九章奖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国际编号为185538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方成星”。图为方成参与编著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
戎嘉余(1941年-),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主席。长期从事早-中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群落生态和生物地理及相关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图为2015年9月,戎嘉余赴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进行生态文明考察。
吕志涛(1937年-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完善了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如:提出了两类斜裂缝理论,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双向偏拉构件计算及抗剪设计、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并列入设计规范。提出了预应力结构抗震设计、裂缝控制和超静定预应力结构计算方法,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发展了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高层大跨结构、转换层结构和巨型结构体系等。
王颖(1935年-),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理事长。获 PACON International终身会员、法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荣誉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等荣誉。图为王颖(左二)与国际沉积学家在江苏潮滩调查。
陈洪渊(1937年-),中国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主任、中国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侨联科技进步奖、中国化学会贡献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际Nature集团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等荣誉。图为2011年,陈洪渊主持香山会议纳米生物效应及分析技术。
郑有炓(1935年-),中国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宽禁带半导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名誉理事长及技术委员会主任。历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 专家、国家“973计划”专家咨询组副组长。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图为郑有炓展示大学时期论文手稿。
符淙斌(1939年-),中国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曾任国际科学联盟执行委员、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共4项,其成果“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图为符淙斌在学术沙龙中发言。
都有为(1936年-),中国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九五”攀登预选计划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等职,现任全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图为2018年7月,都有为在第三届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创新峰会上做主旨演讲。
赵淳生(1938年-),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国防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超声电机技术终生成就奖等荣誉。研发6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0项,编著的图书《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为2012年,赵淳生指导博士生开展嫦娥系列超声电机研制试验。
柴之芳(1942年-),中国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5个国际学术组织委员或顾问、4本国际杂志编委。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5年获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人。图为2015年9月,柴之芳在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致开幕词。
邢定钰(1945年-),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部“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主任、教育部“2011计划”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在苏院士咨询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科技协会主席、《物理学进展》主编等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图为2008年3月,邢定钰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崔向群(1951年-),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国际天文学会(IAU)光学红外技术分会组委和天文仪器委员会组委、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总工程师等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图为2014年6月,崔向群(右一)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询问望远镜运行情况。
王广厚(1939年-),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德国萨尔兰大学新材料研究所和BASF研究中心担任客座教授。任“小颗粒与无机团簇国际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和 MSF(瑞士)国际顾问编委以及Advances in Physics(英国)编委等职。著有二卷本《粒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学》和《团簇物理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等荣誉。图为王广厚操作第三代团簇实验装置。
吴有生(1942年-),中国船舶力学与船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船舶抗爆研究理论和国际三维水弹性力学理论的奠基人,开创了船舶水弹性力学实验研究先河,开辟了非线性水弹性力学、复杂地形海域中极大型浮体水弹性力学和海洋声信道环境中船舶声弹性理论等新领域,被誉为“国际水弹性力学领先权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论文270余篇。
黎介寿(1924年-),中国普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等职,是肠外瘘治疗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开拓者。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著作10部。2013年,黎介寿作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图为黎介寿(左二)深入病房向患者了解情况。
蒋士成(1934年-),中国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顾问。主持和参与仪征化纤公司一至四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及开发等工作。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设计金奖和特等奖、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特别贡献奖等荣誉。图为蒋士成现场察看仪征化纤国产化聚酯装置。
王泽山(1935年-),中国火炸药和含能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双聘院士。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华基金特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2017年6月当选江苏省党的十九大代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专著14本,先后获国防专利 40 项。图为王泽山现场检测实验装置。
盖钧镒(1936年-),中国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数量遗传研究,并致力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创建。曾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大豆研究会第五届常务委员、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豆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主持培育的2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推广。发表论著430余篇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合作培养百名以上博士、硕士生和博士后。
贲德(1938年-),中国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江苏省暨南京市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哈工大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雷达系统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工作,是中国机载火控雷达研制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主持研制成功了国内首部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和多种型号机载雷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光华基金特等奖等荣誉。图为2018年10月,贲德为东南大学新生做“我的科技人生”讲座。
欧阳平凯(1945年-),中国生物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持国家“97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杜邦科技创新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赵永镐创新成就奖、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50名具有杰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图为2019年1月,欧阳平凯在第一届先进生物制造国际会议上发表致辞。
祝世宁(1949年- ),功能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张建云(1957年-),中国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现任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等职。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图为张建云到水利工程建设现场指导工作。
缪昌文(1957年-),中国建筑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3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8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江苏省首届创新创业人才奖、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等荣誉。
陈骏(1954年-),中国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地质学组召集人;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学类专业主任委员;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表生地球化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二级课题等多项科研任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科技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4部。
张广军(1965年-),中国计量测试和仪器仪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动态视觉测量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神舟”载人飞船、系列卫星及国防武器研制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等荣誉。图为2018年8月,张广军在东南大学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致辞。
宣益民(1956年- ),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了纳米流体导热和对流换热的微观现象与宏观传递性质之间的本构关系,揭示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强化机理。发展了近场和远场热辐射的理论与应用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近场热辐射模型,提出了表面热辐射特性调控和太阳能吸收增强方法,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发明了器件-组件-系统多层次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